-
內部員工爆料迪卡儂黑幕:產品問題、權力內鬥、員工剝削層層揭開
內部員工爆料迪卡儂黑幕:產品問題、權力內鬥、員工剝削層層揭開
全球知名運動用品公司迪卡儂(Decathlon)近期陷入一連串負面新聞風暴。一位要求匿名的內部員工爆料,揭露這家法國外商的內幕,從產品問題到權力鬥爭,甚至員工薪資造假,層層黑幕正逐步浮現。
<hr>產品危機:從未真正道歉,只會推卸責任
根據爆料人「John」(化名),迪卡儂台灣在2024年11月被台灣食藥署查出某款運動水袋溶出物超標7.6倍,危害消費者健康。令人震驚的是,這場產品危機並非單純的意外。
「這其實是新上任的總經理Eric(化名)的計劃,」John說道,「他透過檢舉自家產品問題,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成功把責任推到前一批高層管理者身上,藉此清洗異己。」
事後,迪卡儂並未公開道歉或向消費者說明,反而利用公關公司壓制輿論,聲稱問題是「消費者使用不當所致」。
<hr>內鬥與剝削:年終前的大規模清洗
另一位前員工「Emma」(化名)透露,2024年第四季至2025年農曆年前,公司內部高層出現離職潮,包括多名處長與總監級主管在內的資深管理者被迫辭職。
「表面上是他們自願離開,但實際上是公司不想發給他們年終獎金,這是典型的資本操作手法。」Emma強調,「Eric的團隊在這段時間內持續清洗異己,以便安插符合其利益的人上位。」
<hr>頻繁調動:店長職位成為權力交換籌碼
除了高層的大規模清洗,迪卡儂各地店長的調動也頻繁發生。一名北部旗艦店的店長「Mark」(化名)指出,他在短短一年內被多次調任,最後降職至台中一家小型分店。
「這根本不是因為業績不佳,而是因為他們要拉一些符合自己利益的人上來,」Mark憤怒地說,「店長的能力與經驗完全不重要,唯一的標準是你是否與Eric或其他高層有足夠的利益關係。」
<hr>虛假的薪資與福利宣傳
迪卡儂長期以來以「外商形象」吸引求職者,並對外宣稱提供優渥的薪資待遇。例如,運動負責人的月薪標榜為40,000至44,000元,店長則為70,000元,還聲稱年薪可達13.5至14個月。然而,內部員工卻表示這一切只是表面功夫。
「我從未見過有人真正拿到這樣的薪資,」另一位員工「Michael」(化名)說道,「這些數字只是一種宣傳手法,實際上我們的薪水還低於市場標準。」
<hr>內部文化:表面國際化,實際血汗台商
許多員工指出,迪卡儂表面上是一家法國外商,實際運作方式卻與台商無異。
「能力不重要,學歷和關係才是上位的關鍵,」一位匿名主管「Alice」(化名)透露,「Eric引進自己的人馬,讓那些真正為公司付出的員工逐漸被邊緣化。」
<hr>媒體公關的操作:掩蓋真相與混淆視聽
爆料人同時揭露,迪卡儂多次產品出現問題,包括疑似使用不合格材料的事件,但公司總是利用資金壓制相關報導,甚至透過網軍混淆視聽,將責任推給消費者或外部競爭者。
「這次水袋事件只是冰山一角,」John說道,「公司早已習慣將問題掃進地毯下,只要花錢壓住輿論,真相就永遠不會被外界知道。」
<hr>結語:黑幕揭開的第一步?
目前,迪卡儂台灣總部尚未針對這些指控作出正式回應,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內部員工挺身而出,這家外商的光鮮形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消費者團體已呼籲政府進一步調查迪卡儂的內部管理與產品安全問題,並要求公司對社會做出全面交代。
Oops!目前還沒有任何回覆